过头话
拼音:guò tóu huà
注音:ㄍㄨㄛˋ ㄊㄡˊ ㄏㄨㄚˋ

过头话的意思

词语解释:

超过分寸的话;夸口的话。

引证解释:

⒈ 超过分寸的话;夸口的话。

《西游记》第七四回:“这和尚説了这过头话,莫想再长得大了。”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説。”

网络解释:

过头话

  • 过头话,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超过分寸的话;夸口的话。
    • 1、一个人说一两句过头话是难免的,用不着大惊小怪。
    • 2、张丰,要吸取你在日本烧同盟会证书的教训哩,不要说过头话。 
    • 3、他并非毫无实战经验之人,只是脾气急躁,发作起来难免说些过头话
    • 4、以前郑卫国曾自信满满的说半年带出一支能跟鬼子硬拼的精锐来,现在他感到自己说了过头话
    • 5、什么的,她希望李生这时说点过头话,可他却偏偏古板得木头人一样不和别人申辩。
    • 6、过头饭别吃,过头话别说。东方朔 

    字义分解

    • 拼音guò,guo,guō
    • 注音ㄍㄨㄛˋ,ㄍㄨㄛ,ㄍ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PI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guō

    1. 姓。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huà
    • 注音ㄏㄨㄚ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TDG
    • 五行

    (1)(名)(~儿)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讲~|会~。

    (2)(动)说;谈:~别|~家常|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