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斧缺斨
拼音:pò fǔ quē qiāng
注音:ㄆㄛˋ ㄈㄨˇ ㄑㄩㄝ ㄓㄡ
词性: 成语

破斧缺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引证解释:

⒈ 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清方苞《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徐兖之间,俾东夏无摇心。”
清全祖望《经史问答》卷七:“周公於管蔡之难,非不值其变也。然其成文武之德者大,破斧缺斨之恫,不足以玷其麟趾騶虞也。”

网络解释:

破斧缺斨

  • 破斧缺斨,是汉语成语,拼音是pò fǔ quē qiāng,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HCY
    • 五行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 拼音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QRJ
    • 五行

    (1)(名)(~子)砍竹、木等用的工具;头呈楔形。也叫斧头(·tou)。

    (2)(名)古代一种兵器。

    • 拼音quē
    • 注音ㄑㄩㄝ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MNW
    • 五行

    (1)(动)缺乏;短少:~人|~肥|~水。

    (2)(动)残破;残缺:这本书~了两页。

    (3)(动)该到而未到:~勤|~席。

    (4)(动)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肥~。

    • 拼音qiāng
    • 注音ㄑㄧㄤ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HDR

    (名)古代的一种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