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狼狈
拼音: | jìn tuì láng bèi |
注音: | 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ㄌㄤˊ ㄅㄟˋ |
词性: | 成语 |
进退狼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引证解释:
⒈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引《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敍起於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 宽衢闭冀城门, 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晋书·吕光载记》:“晃穆未平, 康寧復至,进退狼狈,势必大危。”
网络解释:
进退狼狈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7
- 繁体進
- 五笔FJPK
- 五行火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 拼音tuì
- 注音ㄊ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退
- 五笔VEPI
- 五行火
(1)(动)向后移动
(2)(动)使向后移动:~兵。
(3)(动)退出:~场|~党。
(4)(动)减退;下降:~热|~烧。
(5)(动)退还:~钱|~票。
(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
- 拼音láng
- 注音ㄌㄤˊ
- 笔划10
- 繁体狼
- 五笔QTYE
- 五行火
(名)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情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