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象
拼音:mào xiàng
注音:ㄇㄠˋ ㄒ一ㄤˋ

貌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貌像"。 2.形象;相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貌像”。形象;相貌。

《庄子·达生》:“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
按,《列子·黄帝》“象”作“像”。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高宗幸太学》:“高宗祇謁先圣……视貌像翼翼钦慕。”
元刘壎《隐居通议·鬼神》:“光中见三仙,冠服貌像,隐隐可辨。”
柳亚子《鲁游杂诗》:“铁公祠畔又停舟,尚有庄严貌象留。”

网络解释:

貌象

  • 貌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ào xiàng,是指形象;相貌。
  • 字义分解

    • 拼音mào
    • 注音ㄇㄠ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EERQ
    • 五行

    1.  面容: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2.  外表的样子:礼貌。貌合神离。道貌岸然。

    3.  外观:全貌。

    4.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

    5.  描绘,画像:“命工貌妃于别殿”。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JEU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