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士
拼音: | wǔ jìn shì |
注音: | ㄨˇ ㄐ一ㄣˋ ㄕˋ |
武进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引证解释:
⒈ 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引《清文献通考·选举七》:“顺治十二年兵部奉諭旨,国家用人,文武并重,今科武进士俱照文进士殿试大典一体举行。”
国语词典:
明、清时武学的制度。武举经过会试、殿试录取的,称为「武进士」。
网络解释:
武进士
字义分解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8
- 繁体武
- 五笔GAHD
- 五行水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7
- 繁体進
- 五笔FJPK
- 五行火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与武进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