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披星
拼音:dài yuè pī xīng
注音:ㄉㄞˋ ㄩㄝˋ ㄆ一 ㄒ一ㄥ
词性: 成语

戴月披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戴月披星dàiyuè-pīxīng

(1) 形容不分昼夜地在野外奔波

这期间戴月披星,禁寒受冷。——·无名氏《郑月莲秋夜云窗梦》
toil night and day

(2) 亦作“披星戴月”

引证解释:

⒈ 顶着月亮和星星。谓起早落黑,辛勤地奔波或在野外劳动。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戴月披星生受。”
明沉受先《三元记·断金》:“人为你餐风宿水忧成病,人为你戴月披星晓夜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毛狐》:“戴月披星,终非了局。使君自有妇,搪塞何为?”
《花城》1981年第3期:“她背着孩子,戴月披星,废寝忘餐地在干什么?”

国语词典:

形容早出晚归,旅途赶路的辛勤劳苦。《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如今落得跟著两个骡夫,戴月披星,冲风冒雨的上路去了。」也作「披星戴月」。

词语翻译

英语
see

网络解释:

戴月披星

  • 戴月披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i yuè pī xīng,意思是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出自:元·无名氏《冤家债主》。
    • 1、这边李良雨与吕达两个,一路里戴月披星,来至合阳,寻了一个主人闵子捷店中安下。
    • 2、为了完成这项技术改造作,他戴月披星,干了几个晚上。
    • 3、为了早日完成任务,我是戴月披星
    • 4、“小桥流水古人家,戴月披星映彩霞。
    • 5、诸位沿途辛苦,戴月披星,想尚未用过晚饭。
    • 6、采药踏遍万重山,戴月披星廿八年。

    字义分解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FALW

    (1)(动)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手套。

    (2)(动)拥护;尊敬:爱~。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 拼音
    • 注音ㄆ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HCY
    • 五行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TGF
    • 五行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