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山超海
拼音:xié shān chāo hǎi
注音:ㄒ一ㄝˊ ㄕㄢ ㄔㄠ ㄏㄞˇ
词性: 成语

挟山超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夹着泰山跨越北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挟山”。

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迴天转地之威,方斯更烈。”
明卢象昇《与某书》:“某以一身,肩荷七省,何异挟山超海之难。”
《后汉书·王畅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实有折枝之易,而无挟山之难。”

国语词典:

比喻做不到的事情。参见「挟泰山超北海」条。

网络解释:

挟山超海

  • 挟山超海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ié shān chāo hǎi,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 挟山超海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让我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简直就是挟山超海
    • 2、夸父追日,挟山超海。 
    • 3、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 4、即使要挟山超海,也要全力以赴,干出个漂亮的结果。
    • 5、有人会说,修道为了得到力量,挟山超海,飞天遁地,主宰生死。
    • 6、其实洪荒上古时代生灵修炼的是肉身,以肉身为主,这些肉身强者,捉星拿月,挟山超海,轻而易举。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jiā
    • 注音ㄒㄧㄝˊ,ㄐㄧㄚ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GUW
    • 五行

    [ xié ]

    1. 用胳膊夹着:挟持。挟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2.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挟。挟制。挟势(仗势)。

    3. 心里怀着(怨恨等):挟恨。挟怨。挟嫌。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chāo
    • 注音ㄔ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HVK
    • 五行

    (1)(动)超过:~额|~音速。

    (2)(形)超出寻常的:~级|~高温。

    (3)(形)在某个范围以外的;不受限制的:~自然|~现实。

    • 拼音hǎi
    • 注音ㄏㄞ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TXU
    • 五行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