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
拼音: | yóu mín |
注音: | 一ㄡˊ ㄇ一ㄣˊ |
词性: | 名词 |
游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游民
(1) 流离失所的人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无田可耕,流离失所的人。
引《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
《新唐书·康承训传》:“出金帛募兵,游民多从之。”
《清史稿·食货志一》:“编审五年一举,虽意在清户口,不如保甲更为详密,既可稽察游民,且不必另查户口。”
⒉ 今指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引叶圣陶《隔膜·恐怖的夜》:“本镇的现状何等危险!若是游民无赖乘机骚动,谁能去对付呢?”
指无固定职业的人。 《大戴礼记·千乘》:“太古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各安其居,乐其宫室,服事信上,上下交信,地移民在。”
王聘珍解诂:“游民,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
宋苏辙《民政策下第一道》:“故臣欲收游民之庸调,使天下无侥倖苟免之人,而且以舒农夫之困。”
明卢象昇《屯政疏》:“务使所属无游民旷土,而芻粮赖以充盈。”
清曹溶《悯荒》诗之二:“游民轻去乡,担釜卧沟侧。”
国语词典:
古指无土可耕,无田可作的人。
如:「无业游民」。
网络解释:
游民 (词语释义)
- 1、这个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在寒天中发抖着行进。
- 2、他是一个标准的无业游民,四十多岁,一身脏兮兮的衣服,蓬头垢面,牙齿被劣烟熏地蜡蜡黄。
- 3、和尚道士吃十方,寺院有田产,当了和尚、道士就不必服兵役、劳役,不出身丁钱米和其他苛捐杂税,逃避了赋税,吃一碗现成饭,成为不劳而食的合法的游民。
- 4、本文将广西昭平县黄姚古镇的旅游开发作为个案,以一种旅游民族志的方式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 5、流浪者,游民流浪汉,尤指带着铺盖卷。
- 6、不可避免地,我以后注定会成为无业游民。
字义分解
- 拼音yóu
- 注音ㄧㄡˊ
- 笔划12
- 繁体游
- 五笔IYTB
- 五行水
(1)(动)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2)(动)从容地行走;闲逛:~逛|~街|~览|~乐|~历|~憩|~玩|~兴。
(3)(动)〈书〉交游;来往。
(4)(动)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牧|~民|~击|~好|~刃有余|~手好闲|浮~|浪~|远~|云~。
(5)(形)江河的一段:上~|中~|下~。
(6)(Yó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