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
拼音:lú dìng qiáo
注音:ㄌㄨˊ ㄉ一ㄥˋ ㄑ一ㄠˊ

泸定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渡河·铁索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城西。桥以铁索系于两岸桥台构成,索上铺木板以通行人。

引证解释:

⒈ 即大渡河铁索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城西。桥以铁索系于两岸桥台构成,索上铺木板以通行人。1935年5月, 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由此处突破敌人封锁,强渡大渡河。解放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解释:

泸定桥

  • 泸定桥又称大渡桥、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该桥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
  • 泸定桥自清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 2016年12月,泸定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1、长征路上斩关夺隘,泸定桥、大渡河、腊子口……抗战的“平型关”。
    • 2、“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红一军团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战斗经历,而“强渡大渡河”就是杨得志指挥红一团创下的历史功绩。
    • 3、老邢第一个爬了上去,我不知道他过去在部队里是什么兵种,但是看他攀岩的身姿很是灵敏矫健,大有我军飞夺泸定桥的气势。
    • 4、红四团的战士不得不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 5、遵义会议会址、泸定桥等数百处遗址受到重点保护,并建立了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红二六军团会师等数十个纪念馆和纪念碑园。
    • 6、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他的两个手指被弹片打掉,仍顽强地攀踏着悬空索桥,勇往直前,为此在战后受到上级表彰。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HNT
    • 五行

    (名)市名;在四川省。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GHU
      • 五行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 拼音qiáo
      • 注音ㄑㄧ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TDJ
      • 五行

      (1)(名)桥梁

      (2)(名):~洞|~墩|~拱|~孔|~栏|~身|~头|~桩|~搭|吊~|拱~|架~|木~|脑~|鹊~|天~|栈~|独木~|过河拆~。

      (3)(名)(Qi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