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息
拼音:féi xī
注音:ㄈㄟˊ ㄒ一

肥息的意思

词语解释:

肥盛蕃息。

引证解释:

⒈ 肥盛蕃息。

《史记·平準书》:“﹝卜式﹞布衣屩而牧羊。岁餘,羊肥息。”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卷一:“客有投縉云山寺中宿者,僧为具饌羞,鱉甚美,但讶其无裙耳。入后屋,见黄泥数十团,大如缶,问行者,即向所食者在其中。取龟以黄泥裹之,三日龟服气,肥息特异。”
明王廷相《雅述·下篇》:“卜式牧羊肥息, 武帝善之。”

网络解释:

肥息

  • 肥息,汉语词汇。
  • 拼音:féi xī
  • 释义:肥盛蕃息。
  • 字义分解

    • 拼音féi
    • 注音ㄈㄟ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CN
    • 五行

    (1)(形)胖;肥沃。

    (2)(形)含脂肪多(但通常不用来形容人):~肉|~瘦儿。

    (3)(形)肥沃:~田。

    (4)使肥沃:草可以~田。

    (5)(名)肥料:畜~|催~|类~|磷~。

    (6)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

    (7)(形)肥大(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了。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HNU
    • 五行

    (1)(名)呼吸时进出的气:晕~|气~。

    (2)(名)消息。

    (3)(动)停止;安息;屏息。

    (4)(动)休息。

    (5)(名)滋生;繁殖。

    (6)(名)利钱;利息。

    (7)(名)〈书〉指子女。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