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
拼音:xià yì
注音:ㄒ一ㄚˋ 一ˋ

下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屈意;虚心和顺。 2.出主意;作决定。 3.随意。

引证解释:

⒈ 谓屈意;虚心和顺。

《汉书·蒯通传》:“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诸兄每读经传,輒下意难问。”
周寿昌注补正:“下意,犹《礼》‘下气怡色’之谓也。难问,辨难詰问也。”

⒉ 出主意;作决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 …… 羊曰:‘上意欲令小加弘润。’ 冲乃粗下意。”
《梁书·元帝纪》:“﹝元帝﹞初生患眼, 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愍爱。”
《魏书·崔休传》:“休久在臺阁,明习典礼,每朝廷疑议,咸取正焉。诸公咸相谓曰:‘ 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

⒊ 随意。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下意的送二两银子,也不叫他住二日,就打发他家去了!”

国语词典:

委屈己意。

网络解释:

下意

  • 【词语】:下意
  • 【注音】:xià yì
  • 【释义】:1.谓屈意;虚心和顺。 2.出主意;作决定。 3.随意。
    • 1、在软笔与纸张的触感下,意到笔随。
    • 2、背上的乔夕颜那张白皙秀雅的小脸蛋儿羞红了脸下意识关心的问道“你身上出了多汗水,背上都湿了,要不要停下来休息一下。
    • 3、最上面的几口饭,菜也是又油又腻,便再没有胃口了,那就喝汤吧,我刚搅了一下,一只惨死的苍蝇的遗骸就浮出水面,胃猛烈的抽絮着,五脏六腑翻江倒海,我下意识的捂住了嘴,还今天戴了眼镜,看得清。
    • 4、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 5、时间的碎片仿佛揣在兜里的图钉,在你冷不丁下意识恐惧或者畏缩的时候把手抄回口袋时,狠狠地刺你一下。
    • 6、一开大门,强烈的阳光照射进来,黛丝三人下意识的向後退去,却被桑在後面每人推了一把,一股大力涌过,他们一下子冲到了庭院里。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