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ǔ xìng |
注音: | ㄨˇ ㄒ一ㄥˋ |
五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欲、惧、忧。
人的五种性情。指暴、淫、奢、酷、贼。
指仁、义、礼、智、信。
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哀、乐、怨。
五脏的特性。
引证解释:
⒈ 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欲、惧、忧。
引《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民有五性,喜、怒、欲、惧、忧也。”
⒉ 人的五种性情。指暴、淫、奢、酷、贼。
引《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上元夫人谓帝曰﹞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贼……捨尔五性,反诸柔善。”
⒊ 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哀、乐、怨。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⒋ 指仁、义、礼、智、信。
引汉班固《白虎通·情性》:“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
明宋濂《默斋铭》:“维人之生,内则五性七情,外则三纲六纪。”
清恽敬《读<大学>二》:“人之心,五性主之,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
⒌ 五脏的特性。
引《汉书·翼奉传》:“五性不相害,六情更兴废。”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翼氏五性:肝性静,静行仁,甲己主之。心性躁,躁行礼,丙辛主之。脾性力,力行信,戊癸主之。肺性坚,坚行义,乙庚主之。肾性智,知行敬,丁壬主之也。”
网络解释:
五性
字义分解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五
- 五笔GGHG
- 五行木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