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作
拼音:zhù zuò
注音:ㄓㄨˋ ㄗㄨㄛˋ

箸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写作的成品。 2.古代职官名。著作郎或著作佐郎的省称。掌国史资料及撰述之职。宋苏轼有《送岑箸作》诗。

引证解释:

⒈ 写作的成品。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二:“身后之荣,不在官职,而在箸作也。”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圣武记>叙川楚教匪谋篇尚未尽善》:“邵阳魏默深先生源,箸作等身,所箸《圣武记海图志》,尤风行海内。”

⒉ 古代职官名。著作郎或著作佐郎的省称。掌国史资料及撰述之职。 宋苏轼有《送岑箸作》诗。

字义分解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FTJ
  • 五行

(名)〈方〉筷子:~子|火~。

  • 拼音zuò,zuō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HF
  • 五行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

作坊: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