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拼音: | zhōu lǐ |
注音: | ㄓㄡ ㄌ一ˇ |
周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周礼
(1) 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周代的礼制。
引《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
《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唐颜师古注:“此丧制者, 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周礼也。”
⒉ 礼数周全。
引傅朝阳《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
国语词典:
书名。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
网络解释:
周礼 (儒家经典)
周礼 (词语)
- 1、《周礼》的赦宥制度纳入汉以后各朝法律制度。
- 2、这个学说为周礼所吸收,并据此把箕子朝鲜建成东方君子国。
- 3、翰墨遄飞,渊薮文明,尚周礼而惟信;见贤思齐,握瑜怀瑾,齐修身而躬行;正气风清,传递爱心,襄长福而太平;国学孝经,流芳润德,筑和谐而长兴!
- 4、比如前一种假髻大多摹仿古制装饰,所以玉丹邱在《建业风俗记》中说,它就是《周礼》所称的“编”。
- 5、字文泰以周礼改制,国号也采用“周”,以示期事业源于西周,皇帝制天王,下封公侯伯子男,模仿周六国设立六柱国。
- 6、起初他还不可能学习贵族礼制,《论语·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被时人讥笑为“邹人之子”不“知礼”,说明他那时对“周礼”还知之不多。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8
- 繁体周
- 五笔MFKD
- 五行金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