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
拼音: | jiū zhèng |
注音: | ㄐ一ㄡ ㄓㄥˋ |
词性: | 动词 |
纠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纠正
(1) 指改正错误、不公正或对标准的偏离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犹纠举。
引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一》:“是时司隶校尉虞翊,纠正邪枉无所迴避。”
《隋书·孝义传·李德饶》:“转监察御史,纠正不避贵戚。”
⒉ 改正。
引明宋濂《送张编修赴南阳教授序》:“夫教授之职,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其不如规者,其责实至重也。”
谢觉哉《不惑集·书同文,语同音》:“会教书的人,首先是纠正学生的错别字。”
国语词典:
矫正错误。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纠正 (乔纳森·弗兰岑图书)
纠正 (汉语词语)
- 1、语文老师经常给我们纠正错别字。
- 2、为了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而提倡复古运动,这样做是不合时宜的。
- 3、这个年龄还不至于叛逆,所以可以严厉一点纠正。这样多半是因为周围有人说这种话,孩子很小不自觉被影响,就会跟着说。同时家长也要记得以身作则,不要让孩子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感觉,不然孩子会觉得说不礼貌的话也没关系反正父母都这样。
- 4、他当教师,还常常让学生给纠正错别字,岂非咄咄怪事。
- 5、王老师正在纠正同学们做操的姿势。
- 6、应该纠正浪费的习惯,但一变而为吝啬,那就是矫枉过正了。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正
- 五笔GHD
- 五行金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