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
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注音:ㄑ一ㄠ ㄓㄚˋ ㄌㄜˋ ㄙㄨㄛˇ
词性: 成语

敲诈勒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利用职权或抓住别人的把柄用威胁手段逼取他人财物。

亦作:敲榨勒索

引证解释:

⒈ 利用职权或抓住别人的把柄用威胁手段逼取他人财物。

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二)》:“他却坏下去的很快,敲诈勒索,以至奸污妇女。”
曲波《林海雪原》三三:“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亦作亦作“敲榨勒索”。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八:“这是大明大白的敲榨勒索,逼人上吊,把穷人往死路上推。”

国语词典:

凭仗著势力或抓住别人某种把柄,强行要胁人交出钱财。

如:「治安恶化,敲诈勒索事件层出不穷。」

网络解释:

敲诈勒索

  • 敲诈勒索,拼音为qiāo zhà lè suǒ,汉语词汇,指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出自《林海雪原》。
    • 1、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人民群众怨声载道。
    • 2、近日,一些街痞不断敲诈勒索一些小商小贩,商部门和公安部门要联合起来进行查处。
    • 3、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诈勒索
    • 4、你要明白,这样做是敲诈勒索的犯法行为。
    • 5、对敲诈勒索旅客的坏分子必须绳之以法。
    • 6、这帮家伙到处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o
    • 注音ㄑㄧㄠ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MKC
    • 五行

    (1)(动)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打|推~|零~碎打|旁~侧击。

    (2)(动)敲竹杠:~诈。

    • 拼音zhà
    • 注音ㄓ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THF
    • 五行

    (1)(动)欺骗:~骗。

    (2)(动)假装:~降|~死。

    (3)(动)用假话试探;使对方吐露真情:你不要拿话~我。

    • 拼音lè,lēi
    • 注音ㄌㄜˋ,ㄌㄟ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FLN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PXI
    • 五行

    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绳~。麻~。绞~。铁~桥。

    2.姓。

    3.搜寻;寻找:搜~。遍~不得。

    4.要;取:~取。~还。~价。

    5.孤单:离群~居。

    6.寂寞;没有意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