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床
拼音:tán chuáng
注音:ㄊㄢˊ ㄔㄨㄤˊ

檀床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佛龛。因多用檀香木制成,故名。

引证解释:

⒈ 指佛龛。因多用檀香木制成,故名。

南朝梁王僧孺《中寺碑铭》:“蒸哉我王,施踰寳鉢,供等檀牀,萧宫改构,梵宇方壮。”

网络解释:

檀床

  • 檀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án chuáng,是指佛龛。因多用檀香木制成,故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SYLG
    • 五行

    (1)(名)乔木;木质坚硬;用来制造家具;农具和乐器也叫青檀。

    (2)(名)(Tán)姓。

    • 拼音chuáng
    • 注音ㄔㄨㄤ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SI
    • 五行

    (1)(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俱

    (2)(名)像床的器具:冰~。

    (3)(名)上面放东西的底坐部分:牙~。

    (4)(量)用于被褥等:一~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