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年
拼音: | guān nián |
注音: | ㄍㄨㄢ ㄋ一ㄢˊ |
官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具报官府的年龄。
引证解释:
⒈ 具报官府的年龄。
引宋洪迈《容斋四笔·实年官年》:“士大夫叙官阀,有所谓实年、官年两説,前此未尝见於官文书。大抵布衣应举,必减岁数,盖少壮者欲藉此为求昏地;不幸潦倒场屋,勉从特恩,则年未六十始许入仕,不得不豫为之图。至公卿任子,欲其早列仕籍,或正在童孺,故率增抬庚甲有至数岁者…… 江东提刑李信甫,虽春秋过七十,而官年损其五,坚乞致仕,有旨官年未及,与之外祠。”
网络解释:
官年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与官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