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
拼音: | shì shī |
注音: | ㄕˋ ㄕ |
词性: | 动词 |
誓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誓师
(1) 出征前统帅向战士宣布作战意义,表示决心
英
(2) 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决心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誓师”指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以激励士师的战斗意志。
引《书·大禹谟》:“禹乃会羣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淮南子·要略》:“﹝武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
《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眥裂血流,齿牙皆碎。”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太祖既誓师讎明,戡抚顺,夷清河,遂以天命四年春,留兵六千守札喀关备明。”
⒉ 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
引殷夫《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诗之五:“我们的五一祭是誓师礼,我们的示威是胜利的前提。”
国语词典:
军队出征前,召集将士予以训示告诫,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
网络解释:
誓师
誓师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动员
- 鞠旅
- 1、在誓师大会上,战士们豪情万丈,决心视死如归,英勇杀敌。
- 2、高考将至,学校召集备考生举行誓师大会。
- 3、在誓师大会上,王老师的发言铿锵有力,每一句话都说到同学们的心坎上。
- 4、后来大英雄祖逖中流击楫,誓师北伐,又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疆土。
- 5、参加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的日本代表团,今天下午在东京举行隆重的誓师大会。
- 6、南有珠江誓师,北有嘉铭三全处事主意,还有华润置地换将不变调,还有武汉连系置业枕戈待旦。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14
- 繁体誓
- 五笔RRYF
- 五行金
(1)(动)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发誓:~师。
(2)(名)表示决心的话: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