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絣
拼音:jiǎo bīng
注音:ㄐ一ㄠˇ ㄅ一ㄥ

脚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裹腿。缠在腿上的布条。

引证解释:

⒈ 犹裹腿。缠在腿上的布条。

《水浒传》第五回:“鷺鶿腿紧繫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鉢。”
《水浒传》第二二回:“宋江戴着白范阳氊笠儿,上穿白缎子衫……下面缠脚絣衬着多茸蔴鞋。”

网络解释:

脚絣

  • 脚絣:裹脚之布条,旅行时用之。又作行缠、胫衣、胫巾、护耧衣。俗称脚绊。禅林寒天时用以御寒,行路时则用以护腿。律典中称之为护腨衣。〔五分律卷二十、祖庭事苑卷八、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亡僧条、禅林象器笺服章门〕
  •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FCB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

    • 拼音bēng,bīng,pēng
    • 注音ㄅㄥ,ㄅㄧㄥ,ㄆㄥ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UAH
    • 五行

    bēng

    1. 绳子:“妻自组甲絣。”

    2. 继续:“将絣万嗣。”

    3. 编织。

    4. 捆绑。

    5. 绷;张。

    6. 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

    bīng

    1. 错杂:“絣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

    pēng

    1. 张弓。

    2. 没有花纹的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