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
拼音:mǒu jiǎ
注音:ㄇㄡˇ ㄐ一ㄚˇ
词性: 代词

某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称人的代词。多用于避讳﹑设言或失名等。
自称之代词。

引证解释:

⒈ 称人的代词。多用于避讳、设言或失名等。

三国魏嵇康《家诫》:“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以宜备之深也。”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南阳许攸”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许攸﹞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今遣某位某甲等,率兹百辟,人致其诚。”

⒉ 自称之代词。

《五灯会元·曹洞宗·佛日本空禅师》:“杭州佛日本空禪师,初游天台山 ……参夹山,纔入门,见维那。那曰:‘此间不著后生。’师曰:‘某甲不求挂搭,暂来礼謁和尚。’”
宋陈善《扪虱新话·悟百丈不昧因果》:“百丈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 百丈遂问:‘而前立者復是何人?’老人曰:‘某甲非人也。’”

国语词典:

称呼别人的代词。

词语翻译

英语
somebody, certain individual
法语
quelqu'un, une certaine personne

网络解释:

某甲 (汉语词语)

  • 某甲,称人的代词;自称之代词。语出三国嵇康 《家诫》:“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以宜备之深也。”
    • 1、某甲控诉某乙受贿,而某乙反诉某甲诽谤。
    • 2、不久事发某甲被捕,定谳入狱,这是第二个结果。
    • 3、某甲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井汲取某乙土地下的地下水。
    • 4、例如,某甲知道某乙有心脏病,生气时有生命危险,为谋害某乙,故意在某乙面前指桑骂槐,导致某乙心脏病发作死亡。
    • 5、黄某按照短信中跟李某甲约的地点如期到达,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几把砍刀同时砍过来,黄某全身鲜血迸溅,跪地求饶。
    • 6、例如某公司从事产品技术设计的职某甲,利用作之便,在操作机时,把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开发的某项技术成果全套资料调出,输人自备的软盘中,然后不辞而别。

    字义分解

    • 拼音mǒu
    • 注音ㄇ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FSU
    • 五行

    (1)(代)指一定的人或事物(知道名称而不说出):张~|解放军~部。

    (2)(代)指不定的人或事物:~人|~地。

    (3)(代)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如姓张的自称“张某”或“张某人”。

    (4)(代)有时叠用;如:某某人或某某学校。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