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窜
拼音:zǒu cuàn
注音:ㄗㄡˇ ㄘㄨㄢˋ

走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逃窜,逃奔。 2.扩散。

引证解释:

⒈ 逃窜,逃奔。

《礼记·月令》“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鷙,四鄙入保” 汉郑玄注:“象鸟雀之走窜也。都邑之城曰保。”
唐薛调《无双传》:“﹝仙客、无双﹞艰难走窜后,得归故乡,为夫妇五十年。”
宋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乱离走窜千里山,荆棘蹲坐肤不完。”

⒉ 扩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麝》:“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网络解释:

走窜

  • 走窜,读音zǒu cuàn,汉语词语,意为逃窜,逃奔或扩散。
  • 字义分解

    • 拼音zǒu
    • 注音ㄗ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HU
    • 五行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 拼音cuàn
    • 注音ㄘㄨ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WKH
    • 五行

    (1)(动)逃跑;乱跑:流~。

    (2)(动)改动(文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