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司
拼音:suǒ sī
注音:ㄙㄨㄛˇ ㄙ

所司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职责。
有司。指主管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犹职责。

《后汉书·桓帝纪》:“詔曰:‘……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且议官所知,不能精於讼者,以浅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当也。”

⒉ 有司。指主管的官吏。

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陛下若以此奏非虚,或可採者,请勒臣付所司对议得失。”
清钱谦益《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谭性教授承德郎制》:“尔在相城,蝗不为害,所司曾上其状。”

国语词典:

主管长官。

网络解释:

所司

  • 所司,汉语词汇。
  • 拼音:suǒ sī
  • 释义:1、犹职责。2、有司。指主管的官吏。
  • 字义分解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NRH
    • 五行

    [ suǒ ]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GKD
    • 五行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