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
拼音: | fàn zuì duì xiàng |
注音: | ㄈㄢˋ ㄗㄨㄟˋ ㄉㄨㄟˋ ㄒ一ㄤˋ |
犯罪对象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体现犯罪客体。相同的犯罪对象,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如公共汽车被破坏,这一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犯罪客体,可以是公共安全的社会关系(在行驶中被破坏),也可以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关系(在车库中被破坏)。有些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如脱逃罪;有些犯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特定的对象,如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网络解释:
犯罪对象
- 1、侵占罪的犯罪对象较为复杂,即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
- 2、该院根据与农村作联系的紧密度,将涉农犯罪对象划分为基层干部、站办所负责人、乡镇干部三个层次,做账务对比,细心分析定准案件易发人。
- 3、正因为如此,盗窃罪犯罪对象应有的物理属性和法律属性就从另外两个方面来制约着对盗窃罪犯罪对象的认定。
- 4、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不仅包括动产还应包括不动产。
- 5、一方面是由于混淆了犯罪对象的定义与性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是由于部份犯罪中的犯罪客体在功能上与犯罪对象重叠。
- 6、该罪犯罪对象的范围应进行新的界定。该罪既遂、未遂的标准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确定。
字义分解
- 拼音fàn
- 注音ㄈㄢˋ
- 笔划5
- 繁体犯
- 五笔QTBN
- 五行水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3
- 繁体罪
- 五笔LDJD
- 五行木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對
- 五笔CFY
- 五行火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