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成林
拼音:zhòng yì chéng lín
注音:ㄓㄨㄥˋ 一ˋ ㄔㄥˊ ㄌ一ㄣˊ
词性: 成语

众议成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引证解释:

⒈ 谓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
高诱注:“众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也。”

国语词典:

众人的议论可使平地成为树林。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

网络解释:

众议成林

  • 众议成林,成语,汉语拼音zhòng yì chéng lín,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òng
    • 注音ㄓ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WWU

    (1)(形)多;许多。

    (2)(名)许多人:~生|听~。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SY
    • 五行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