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方针
拼音:dà zhèng fāng zhēn
注音:ㄉㄚˋ ㄓㄥˋ ㄈㄤ ㄓㄣ
词性: 成语

大政方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家对人民宣布的施政计划、方向。

引证解释:

⒈ 重大政策与方针。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八回:“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向国会宣布。”

国语词典:

国家对人民宣布的施政计划、方向。

如:「现今我国的大政方针,在于建设自由、民主以及富而好礼的社会。」

网络解释:

大政方针

  • 大政方针,汉语成语,读【dà zhèng fāng zhēn】,指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颇欲展施抱负,造成一法治国,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向国会宣布。”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HTY
    • 五行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N
    • 五行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拼音zhēn
    • 注音ㄓ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FH
    • 五行

    (1)(名)(~儿)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2)(名)细长像针的东西:松~|指南~|分~|秒~。

    (3)(名)针剂:预防~|打~。

    (4)(名)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