撺厢
拼音:cuān xiāng
注音:ㄘㄨㄢ ㄒ一ㄤ

撺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撺厢"。 2.宋元时官衙开庭理案时﹐设箱在衙门﹐告状者要投状于箱内﹐称为"撺厢"。

引证解释:

⒈ 见“攛箱”。

国语词典:

将状子投入官衙所设的告状箱中。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今早升厅坐椅,左右喝撺厢!」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三折》:「小官崔子玉是也,今日升厅,坐起早衙,张千喝撺厢!」也作「喝撺箱」。

网络解释:

撺厢

  • 基本信息
  • 拼音:cuān xiāng
  • 注音:ㄘㄨㄢ ㄒㄧㄤ
  • 见“ 撺箱 ”。
  • 字义分解

    • 拼音cuān
    • 注音ㄘㄨㄢ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RPWH
    • 五行

    (1)(动)〈方〉抛掷。

    (2)(动)〈方〉匆忙地做:临时现~。

    (3)(动)〈方〉发怒:他~儿了。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SHD
    • 五行

    (1)(名)在正房两旁的房屋。

    (2)(名)(~儿)像房子样隔开的地方:包~。

    (3)(名)靠近城的地区。

    (4)(名)边;旁(多见于早期白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