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hū dí bù yì |
注音: | ㄔㄨ ㄉ一ˊ ㄅㄨˋ 一ˋ |
词性: | 成语 |
出敌不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出敌意外”。谓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引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我看,妈,不如让我去,出敌不意,拦腰插一拳,也许能够把敌阵冲乱。”
李哲人《“一二·九”在天津》:“为了防止敌人的破坏,出敌不意地将5月30日的游行示威,提前在5月28日举行。”
网络解释:
出敌不意
- 1、是夜,细雨纷霏,敌人正疏戒备,我官兵精神抖擞,轻装持步枪、手榴弹、大刀,出敌不意,秘密接近桥南端,将该敌悉数歼灭。
- 2、兵贵在能分能合,有正有奇,出敌不意。
- 3、或从内线跳到外线,或出敌不意地袭击守备薄弱或孤军冒进之敌。 ()
- 4、张军先头部队出敌不意突入敌阵,用大刀手榴弹短兵相接,日兵见刀光闪闪。
- 5、必须在出敌不意的时间或地点,以出敌不意的方式打击敌人。
- 6、鞭杆的倒把打法就是这样,主要是为了上下倒手,出敌不意。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出敌不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