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
拼音: | mù lián |
注音: | ㄇㄨˋ ㄌ一ㄢˊ |
目连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目莲'。
[梵Maudgaly?yana]摩诃目犍连的略语。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神通广大,能飞抵兜率天。母死,堕饿鬼道中,为救母脱离饿鬼道之苦,以神通之力亲往救之。见《初学记》卷四引《盂兰盆经》。
指目连戏。
[梵Maudgaly?yana]摩诃目犍连的略语。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神通广大,能飞抵兜率天。母死,堕饿鬼道中,为救母脱离饿鬼道之苦,以神通之力亲往救之。见《初学记》卷四引《盂兰盆经》。
指目连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目莲”。
⒉ 摩诃目犍连的略语。 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神通广大,能飞抵兜率天。母死,堕饿鬼道中,为救母脱离饿鬼道之苦,以神通之力亲往救之。见《初学记》卷四引《盂兰盆经》。
引南朝陈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善财童子,南行未窥; 目连沙门,北游不见。”
明刘基《题界画金山图》诗:“目连持来自西方,谓能驱遣毒沴消灾殃。”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目连即丁令威》:“国朝钱曾《读书敏求记》云:‘《臞仙运化元枢》一卷,以中元为丁令威救母之日, 释氏谓之目莲。未悉其所本何自。’按,此则目莲即丁令威矣。”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目连照法施食, 目连母即日得脱饿鬼之苦。”
⒊ 指目连戏。参见“目连戏”。
引清张岱《陶庵梦忆·目莲戏》:“演武场搭一大臺,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
国语词典:
人名。参见「目犍连」条。
- 1、该研究的作者认为,众多电视节目连珠炮式的推出,可能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
- 2、日前,祁门县在牯牛降景区举办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节,目连戏、傩舞、采茶扑蝶舞、十番锣鼓、打莲湘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看。
- 3、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每年会在这天,为当地人上演目连戏专场,今天也不例外。
- 4、在七月十五日前,印卖《尊胜咒》、《目连经》,上演《目连救母》杂剧,寺僧募化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已成为民间风俗。
- 5、辰河高腔目连戏将宗教与世俗两种不同的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 6、目连戏“词华不及《西厢》艳,但比《西厢》孝义全。
字义分解
- 拼音mù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目
- 五笔HHHH
- 五行水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与目连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