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鞅
拼音: | diào yāng |
注音: | ㄉ一ㄠˋ 一ㄤ |
掉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谓驾战车入敌营挑战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以示御术高超,从容有馀。后泛指从容驾驭或掌握战斗的主动权。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杜预注:'掉,正也;示闲暇。'
喻从容显示才华。
喻从容显示才华。
引证解释:
⒈ 本谓驾战车入敌营挑战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以示御术高超,从容有馀。后泛指从容驾驭或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引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轡,御下两马,掉鞅而还。”
杜预注:“掉,正也;示閒暇。”
宋岳珂《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予生西陲,如斜谷、祁山,皆狭隘,可守而不可出;岂若得平衍夷旷之地,掉鞅成大功,顾不快耶!”
⒉ 喻从容显示才华。
引唐李商隐《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乡塾掉鞅,文林励戈。”
清钱谦益《袁祈年字田祖说》:“自公安之三袁以才名掉鞅艺苑,而其子弟之英妙者皆有名於时。”
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时余以纔弱冠之青年,掉鞅文坛,略有声誉,宜为梦坡所赏接。”
国语词典:
拉正马颈上驾轭的皮带,以示闲暇。
网络解释:
掉鞅
字义分解
- 拼音diào
- 注音ㄉㄧㄠˋ
- 笔划11
- 繁体掉
- 五笔RHJH
- 五行金
(1)(动)落:~下去。
(2)(动)减损:~色。
(3)(动)遗失:~了东西。
(4)(动)回转:~头。
(5)(动)摆动:尾大不~。
(6)(动)换:~换。
(7)(动)落在后面:永不~队。
(8)(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改~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