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举
拼音:yù jǔ
注音:ㄩˋ ㄐㄨˇ

鬻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贿买科第。

引证解释:

⒈ 谓贿买科第。按,“鬻举法”为惩治科举考试舞弊者之法律。

《宋史·选举志二》:“﹝淳祐﹞九年,以臣僚言:‘士子又有免解伪冒入试者,或父兄没而窃代其名,或同族物故而填其籍。’於是令自本贯保明给据,类其姓名先申礼部,各州揭以示众,犯者许告捉,依鬻举法治罪。”

网络解释:

鬻举

  • 鬻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ù jǔ ,是指贿买科第。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22
    • 繁体
    • 五笔XOXH
    • 五行

    (动)〈书〉卖:~歌|~画|~文|~文为生。

    • 拼音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FH
    • 五行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