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言
拼音:zhī ér bù yán
注音:ㄓ ㄦˊ ㄅㄨˋ 一ㄢˊ
词性: 成语

知而不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明知道而不说

国语词典:

知道而不说出来。

网络解释:

知而不言

  • 知而不言是一个成语,出自《庄子·列御寇》,释义是明明知道而不说。
    • 1、我与他同事过,我会说他真的知而不言的人,他是一个富有执教经验和激情的人。
    • 2、徇情面,行报复,深文曲笔,以逞其私图,与夫唯诺成风,嗫嚅不出,知而不言,隐而不发,皆为旷职。
    • 3、要学会放下,要学会感恩,要学会知而不言,要学会自我解脱,要学会一个人思考,要学会用心看世界,要学会在悲观中寻求快乐,更要学会收到短信立即转发。
    • 4、所以女性要学会撒娇,学会知而不言,学会沉默。 ()
    • 5、仁杰哀其诖误,缓其狱,密表奏曰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旨。
    • 6、说说,只要是李兄弟所言,我绝对不会知而不言言而不尽。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

    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