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
拼音:shí jīn bù mèi
注音:ㄕˊ ㄐ一ㄣ ㄅㄨˋ ㄇㄟˋ
词性: 成语

拾金不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拾金不昧shíjīn-bùmèi

(1) 昧:隐藏。拾到财物,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not pocket the money one picks up

引证解释:

⒈ 谓拾得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於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
水运宪《祸起萧墙》十一:“那墙上挂得整整齐齐一望无边的各种本子,例如干部思想动态、各科室花名册、人员动向,一直到失盗纪录、拾金不昧登记……”

国语词典:

拣到别人遗失的钱财而不据为己有。

词语翻译

英语
to pick up money and not hide it (idiom)​; to return property to its owner

网络解释:

拾金不昧

  • 成语,发音 shí jīn bú mèi ,它指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会风尚。出自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灯》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拾金不昧”常误写为“拾金不寐”,应注意。】
  • 拾金不昧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如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在我们学校已经成了寻常事。
    • 2、他拾金不昧的事迹传遍全校。
    • 3、而今拾金不昧的人已经不多了。
    • 4、人们都赞扬这位女青年拾金不昧的动人事迹。
    • 5、小明拾金不昧,说明他的品质很高尚。
    • 6、张明明拾金不昧的事迹传遍全校。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shè
    • 注音ㄕˊ,ㄕㄜ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WGK
    • 五行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mèi
    • 注音ㄇ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FIY
    • 五行

    1.糊涂;不明白:蒙~。愚~。素~平生(一向不认识)。

    2.隐藏:拾金不~。~良心。

    3.昏暗:幽~。

    4.冒犯;冒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