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邪
拼音:huí xié
注音:ㄏㄨㄟˊ ㄒ一ㄝˊ

回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不正;邪僻。 2.指邪佞之人。

引证解释:

⒈ 不正;邪僻。

《礼记·乐记》:“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
孔颖达疏:“回谓乖违;邪谓邪辟。”
汉刘向《九叹·愍命》:“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

⒉ 指邪佞之人。

《旧唐书·仆固怀恩传》:“近闻追詔数人,并皆不至,实畏中官谗口,又惧陛下损伤。岂惟是臣不忠,只为回邪在侧。”
邪曲,邪僻。 汉陆贾《新语·至德》:“心烦者,则刑罚纵横而无所立;身劳者,则百端迴邪而无所就。”

国语词典:

邪曲不正。

字义分解

  • 拼音huí
  • 注音ㄏㄨㄟ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LKD
  • 五行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

  • 拼音xié,yé
  • 注音ㄒㄧㄝˊ,ㄧㄚˊ,ㄧㄝˊ,ㄧㄩˊ,ㄒㄩ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HTB

xié

1.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4.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  古同“斜”。

1.  古同“耶”,疑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