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
拼音:sāng pí
注音:ㄙㄤ ㄆ一ˊ

桑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桑树的皮。为造纸的原料。

引证解释:

⒈ 桑树的皮。为造纸的原料。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於扉屏,且诵且记。”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

网络解释:

桑皮

  • 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落叶乔木,偶有灌木,花期4月;果熟5-7月。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
    • 1、桑皮纸手制作技艺摄制成专题片。
    • 2、朱时陆看着手里的两张桑皮纸有点不明所以,虽然朱时陆穿越来此时间也不短了,朝廷发行的各种宝钞他可是都见过,但是似此模样的宝钞,他还就真没有见过。
    • 3、拿着桑皮纸到最近的古董店,鉴定结果,是做旧的,而且……假如没看错的话,就是这家店的货,上午刚卖出去……
    • 4、奥德桑皮革机械公司位于土耳其伊斯米尔,是土耳其一家专业从事皮革机械生产的企业。
    • 5、元朝末年,纸钞的数量失去控制飞速增长,桑皮纸满足不了需求,于是便改成采用更容易得到的榆皮纸。
    • 6、松瓒萨多接过回执看过,小心收于怀中后,更伸手掏出另一张桑皮纸道“大王有言,若是崔大人手中银钱不足,可以纸上所列之物等价抵充,此事宜愈早愈”。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g
    • 注音ㄙ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CCS
    • 五行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 拼音
    • 注音ㄆ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CI
    • 五行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