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
拼音:dàng àn guǎn
注音:ㄉㄤˋ ㄢˋ ㄍㄨㄢˇ
词性: 名词

档案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档案馆是集中、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中心,是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引证解释:

⒈ 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机构。我国中央及各省市都建有此机构。 周朝的天府, 汉朝的兰台、东观, 唐朝的史馆, 宋元的架阁库, 明朝的皇史宬, 清朝的内阁大库,都是中国历代王朝集中保管档案的地方。

网络解释:

档案馆

  • 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中国周代的天府,汉代的石渠阁,唐代的甲库,宋元的架阁库,明清的皇史宬等,都是历代保管档案的机构。建国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档案馆。
    • 1、各地全面开展档案馆收集范围以及机关企业事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审核和实施作,促进各类档案应归尽归。
    •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大量存档与当时国民政府“国史馆”内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资料首次集中公开,再现了当年国共合作、抵抗日军的历史。
    • 3、英国国家档案馆于本周四解密了相关文件,这其中包括空军军官的孙子写给国防部的信件以及当时丘吉尔就此事做出的反应。
    • 4、保存在县级档案馆中的上一轮土地承包合同的存根就成了土地确权的重要依据,有效地避免了延包作中的矛盾和纠纷。
    • 5、在档案馆现存比较完备的同业公会档案中,水灶业无疑也可归入此类。
    • 6、毛福民说,档案馆是档案资源的保管基地,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馆作的永恒主题。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g
    • 注音ㄉㄤ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IVG
    • 五行

    (1)(名)存放案卷;文件用的带格子的橱架:归~。

    (2)(名)档案:查~。

    • 拼音àn
    • 注音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VSU
    • 五行

    (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

    (2)(名)(~子)案件:~子。

    (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

    (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

    (5)(名)同“按”。

    • 拼音guǎn
    • 注音ㄍㄨ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NPN
    • 五行

    (1)(名)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旅~。

    (2)(名)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大使~|领事~。

    (3)(名)(~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照相~|饭~儿。

    (4)(名)储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博物~|天文~|文化~|图书~|展览~。

    (5)(名)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从~(在私塾或别人家里教书)|他教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