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賨
拼音: | bā cóng |
注音: | ㄅㄚ ㄘㄨㄥˊ |
巴賨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巴中地带。
指巴中一带的人。
古代巴人所交纳的赋税。巴人呼赋为賨,故称。
指巴中一带的人。
古代巴人所交纳的赋税。巴人呼赋为賨,故称。
引证解释:
⒈ 谓巴中地带。
引汉扬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
宋欧阳修《初至夷陵苏子美见寄》诗:“巴賨舡贾集,蛮市酒旗招。”
⒉ 指巴中一带的人。
引唐李贺《恼公》诗:“数钱教姹女,买药问巴賨。”
⒊ 古代巴人所交纳的赋税。 巴人呼赋为賨,故称。
引唐陆龟蒙《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谁比蜀严静,谁方巴賨貲。”
网络解释:
巴賨
字义分解
- 拼音bā
- 注音ㄅㄚ
- 笔划4
- 繁体巴
- 五笔CNHN
- 五行水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与巴賨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