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躔
拼音: | xīng chán |
注音: | ㄒ一ㄥ ㄔㄢˊ |
星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引证解释:
⒈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引南朝梁武帝《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
《旧唐书·文宗纪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灾气上腾,天文謫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宋辛弃疾《归朝欢》词:“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讎天禄 ?”
明唐顺之《送蒋尉赴金华》诗:“分野应星躔, 金华婺女边。”
清高其倬《望雪山》诗:“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
网络解释:
星躔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
- 笔划9
- 繁体星
- 五笔JTGF
- 五行金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