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īn kǒu bù yī |
注音: | ㄒ一ㄣ ㄎㄡˇ ㄅㄨˋ 一 |
词性: | 成语 |
心口不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心口不一
(1)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引证解释:
⒈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
引《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説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俞天白《危栏》:“我竟失态到这地步!但我仍然心口不一。”
国语词典: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样。形容为人虚伪。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心口不一 (成语)
心口不一的近反义词
- 1、直言心口不一、言行相悖的危害,可谓一针见血。
- 2、太清元年,梁武帝大赦天下死囚,令其皈依佛门,但又担心他们心口不一,入寺不能安分守已,会重返社会“犯罪”。
- 3、我常常是一个违心的人,我总是心口不一,有时仅仅因为一种莫名其妙的倔强,甚至什么也不为。
- 4、常常用在女人严词拒绝男人的时候,因为有些男人认为女人有时会因为害臊而心口不一,嘴里说不但是心里想要。
- 5、但是对于那些欺下瞒上,心口不一的人,该打的打,该杀的杀!既然皇上命我来兵仗局,那就是对我的信任,我就要尽我的十二分力气把事情办。
- 6、虞冰笙心口不一的说着,笑得有些勉强。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心
- 五笔NYNY
- 五行金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心口不一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