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
拼音:yíng chūn huā
注音:一ㄥˊ ㄔㄨㄣ ㄏㄨㄚ
词性: 名词

迎春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花名。落叶灌木,枝条细长成拱形,小枝有角棱。叶对生,小叶三枚,卵形至长椭圆形。花黄色,鲜艳,早春先叶开放,故名。

引证解释:

⒈ 花名。落叶灌木,枝条细长成拱形,小枝有角棱。叶对生,小叶三枚,卵形至长椭圆形。花黄色,鲜艳,早春先叶开放,故名。

国语词典:

植物名。木犀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多细长分枝,稍呈蔓状,著地生根。叶对生,复叶披针形,呈深绿色,先端尖,基部微凸,边缘有细毛。早春先叶在枝上,开满鲜黄色的短梗花。花下有绿苞和绿芽鳞,花冠成高盆形。花中有二雄蕊,著生于冠筒之上,雌蕊一枚。花期二至四月。主要供观赏用。

词语翻译

英语
winter jasmine (Jasminum nudiflorum)​
德语
Gelber Jasmin
法语
Jasmin d'hiver

网络解释:

迎春花 (木犀科素馨属植物)

  • 迎春花(学名: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木丛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纷披状。3小叶复叶交互对生,叶卵形至矩圆形。花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先于叶开放,有清香,金黄色,外染红晕,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 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迎春花栽培历史1000余年,唐代白居易诗《代迎春花召刘郎中》以及宋代韩琦《中书东厅迎春》和明代周文华撰《汝南圃史》均有记载,迎春花现在为河南省鹤壁市的市花。
    • 1、初春时节,天气还很冷,迎春花已经悄悄地开放了。
    • 2、一场春雨过后,美丽的迎春花开得更漂亮了。远远地看去,一朵朵花像一个个小喇叭。近一点儿看去,每朵花由六个花瓣组成,花的中间有细细的花蕊。它的颜色是嫩黄色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 3、迎春花的枝是绿色的,垂了下来。枝条又长又窄又密,像长发姑娘舒展着那又亮又绿的秀发。微风一吹,轻轻地摇动着,飘了起来,非常美观、洁净。
    • 4、春天有朵花,叫迎春花;夏天有朵花,叫太阳花;秋天朵花,叫丰收花;冬天有朵花,叫小雪花;我送你一朵花,叫有钱花。祝你小雪快乐!
    • 5、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那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就像一串串风铃。在这温暖春风的抚摸下,田野里的野花也在竞相开放。看,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 6、你是夏天,我是冬天。你是温暖的火炉触到了雪。可是你不知道,你是我在冬天看到的第一朵迎春花

    字义分解

    • 拼音yíng
    • 注音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BPK
    • 五行

    (1)(动)迎接;迎合:~春|~风|~候|~送|欢~|出~|逢~|欢~|阿谀逢~|曲意逢~。

    (2)(副)向着;冲着:~面|~风|~亲|~娶|~击|~头|~战|~头痛击。

    • 拼音chūn
    • 注音ㄔㄨ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JF
    • 五行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