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辔
拼音: | bìng pèi |
注音: | ㄅ一ㄥˋ ㄆㄟˋ |
并辔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并辔
(1) 并驱,骑马一同走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谓并执马缰绳。辔,缰绳。
引《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后因指两马并行。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释争》:“是故并轡争先而不能相夺。”
《说唐》第二回:“罗艺大喜,同杨林并轡而行。”
杨成武《飞夺泸定桥》:“我和团长并辔而行。”
並轡:1.两马并驰。 唐张说《赠赵侍御》诗:“并轡躧郊郭,方舟玩游演。”
宋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与客并马行黄河上》诗:“并轡徐驱百里中,云开太华翠摩空。”
⒉ 犹言并驾齐驱。
引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张咏正﹞尝遗亿书云:‘世之才豪,须藉知识制之,则豪气不暴纵,不与伊吕并轡,亦合著名垂范不朽。’”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序》:“虽不敢望追踪前哲,并轡时贤,但能保与自手所填诸曲。”
国语词典:
两匹马并排前进。
网络解释:
并辔 (词语)
字义分解
- 拼音bìng,bīng
- 注音ㄅㄧㄥˋ,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并
- 五笔UAJ
- 五行水
bìng
1.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2.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bīng1.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