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柎
拼音: | piān fù |
注音: | ㄆ一ㄢ ㄈㄨˋ |
偏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楄柎。古时棺中垫尸体的木板。《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子为寡人吊之,因问其偏柎何所在?"一本作"偏袝",指偏亲之柩。参阅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引卢文弨说。
引证解释:
⒈ 即楄柎。古时棺中垫尸体的木板。一本作“偏袝”,指偏亲之柩。参阅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引卢文弨说。
引《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子为寡人弔之,因问其偏柎何所在?”
网络解释:
偏柎
字义分解
- 拼音piān
- 注音ㄆㄧㄢ
- 笔划11
- 繁体偏
- 五笔WYNA
- 五行水
(1)(形)不正;倾斜:~锋。
(2)(形)只注重一方面;不公正:~爱|~重。
(3)(副)客套话;表示已用过茶饭等:我~过了;您请吃吧。
(4)(副)偏偏:我~要去。
- 拼音fū,fǔ,fù
- 注音ㄈㄨ,ㄈㄨˇ,ㄈㄨˋ
- 笔划9
- 繁体柎
- 五笔SWFY
fū
1. 花萼;亦指草木子房:“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
2. 钟鼓架的足,亦泛指器物的足。
3. 木筏:“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4. 斗上横木。
5. 字版(板)。
fǔ1. 弓把中部:“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
2. 弓把两侧贴附的骨片:“于挺臂中有柎焉。”
3. 凭靠:“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
fù1. 涂,涂抹:“素积白屨,以魁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