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伏
拼音: | huǒ fú |
注音: | ㄏㄨㄛˇ ㄈㄨˊ |
火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心星(大火)隐没。
引证解释:
⒈ 谓心星(大火)隐没。
引《左传·哀公十二年》:“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
杜预注:“火,心星也,火伏在十月。”
《新唐书·历志三上》:“《麟德历》霜降后五日,火伏。小雪后十日,晨见。”
网络解释:
火伏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火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