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法
拼音:rùn fǎ
注音:ㄖㄨㄣˋ ㄈㄚˇ

闰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设置闰月的方法。

引证解释:

⒈ 指设置闰月的方法。

《汉书·律历志上》:“并终数为十九,《易》穷则变,故为闰法。”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天终数九,地终数十。穷,终也,言闰亦日之穷餘,故取二终之数以为义。”
王先谦补注:“李鋭曰:并天九地十,得十九为闰法。”

网络解释:

闰法

  • 闰法,汉语词汇,拼音rùn fǎ,意思是指设置闰月的方法。
  • 字义分解

    • 拼音rùn
    • 注音ㄖㄨㄣ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GD
    • 五行

    (名)一回归年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四年积累成一天;加在二月里;农历把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一年里。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做闰。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