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律
拼音:yìng lǜ
注音:一ㄥˋ ㄌㄩˋ

应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应合乐律。 2.应合历象。

引证解释:

⒈ 应合乐律。

《楚辞·九歌·东君》:“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唐吕纯《忆江南》诗:“万蕊初生将比类,黄鐘应律始归家。”
明刘基《圣人出》诗:“八风应律《九歌》奏,圆方交格神灵輳。”

⒉ 应合历象。

明唐顺之《请皇太子受朝疏》:“及兹正阳履端之辰,苍龙应律之候,羣臣诣奉天殿朝贺礼成,即诣文华殿朝贺皇太子。”

网络解释:

应律

  • 应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īnɡ lǜ,意思是应合乐律。
  •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ID
    • 五行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 拼音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vfh
    • 五行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