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调
拼音:dào diào
注音:ㄉㄠˋ ㄉ一ㄠˋ

道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宫调名。 2.唐代教坊曲名。

引证解释:

⒈ 宫调名。

宋王溥《唐会要·诸乐》:“林鐘宫,时号道调、道曲、垂拱乐、万国欢。”
元熊朋来《瑟赋》:“若迺道调僊吕,託异人之梦授,而律吕每混於俗称,怨湘哭颜,疑胡琴之避徵。”

⒉ 唐代教坊曲名。

唐崔令钦《<教坊记>序》:“我国家元元之允,未闻颂德, 高宗乃命乐工白明逵造道曲道调。”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高宗自以李氏老子之后也,於是命乐工製道调。”

国语词典:

乐曲名。为唐代的宫廷音乐,与道教典礼或内容有关的乐曲。

字义分解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 拼音tiáo,diào
  •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 笔划10
  • 繁体調
  • 五笔YMFK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