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杖
拼音: | hé huān zhàng |
注音: | ㄏㄜˊ ㄏㄨㄢ ㄓㄤˋ |
合欢杖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五代时刘铢所置酷刑。用刑时两杖同时击打,称合欢杖。
引证解释:
⒈ 五代时刘铢所置酷刑。用刑时两杖同时击打,称合欢杖。
引《新五代史·汉臣传·刘铢》:“民有过者……每杖一人,必两杖俱下,谓之合欢杖。”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二:“刘銖立法深峻……每杖人,双杖对下,谓之合欢杖。”
网络解释:
合欢杖
字义分解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閤
- 五笔WGKF
- 五行水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gě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huān
- 注音ㄏㄨㄢ
- 笔划6
- 繁体歡
- 五笔CQWY
- 五行水
(1)(形)快乐;高兴:~度|~呼|~庆。
(2)(形)〈方〉起劲;活跃:撒~|雨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