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酺
拼音:cì pú
注音:ㄘˋ ㄆㄨˊ

赐酺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秦汉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饮,朝廷有庆典之事,特许臣民聚会欢饮,此谓'赐酺'。后世王朝遂为一种宴饮庆祝活动。

引证解释:

⒈ 秦汉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饮,朝廷有庆典之事,特许臣民聚会欢饮,此谓“赐酺”。后世王朝遂为一种宴饮庆祝活动。参阅《汉书·文帝纪》。

《新唐书·高宗纪》:“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孙重照生满月,大赦,改元,赐酺三日。”
《宋史·礼志十六》:“赐酺,自秦始, 秦法,三人以上会饮则罚金,故因事赐酺,吏民会饮,过则禁之。 唐尝一再举行。”
《清史稿·圣祖纪二》:“乙丑,上閲射,赐酺。”

国语词典:

准允百姓任意饮酒。

网络解释:

赐酺

  • 指聚饮。封建帝王为表示欢庆,帝赐大酺,特许民间举行大聚饮三天。后用以表示大规模庆贺。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ㄘ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MJQR
    • 五行

    (1)(动)旧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给予:赏~。

    (2)(名)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厚~受之有愧。

    • 拼音
    • 注音ㄆㄨ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GGY

    (动)〈文〉聚会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