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葵
拼音:jīng kuí
注音:ㄐ一ㄥ ㄎㄨㄟˊ

荆葵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本植物。

引证解释:

⒈ 即锦葵。也称“荍”、“芘芣”。草本植物。

《广雅·释草》:“荆葵,荍也。”
《诗·陈风·东门之枌》“视尔如荍” 毛传“荍,芘芣也” 孔颖达疏:“郭璞曰:今荆葵也,似葵,紫色。 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 陆璣疏云芘芣一名荆葵,似芜菁,华紫緑色,可食,微苦是也。”

网络解释:

荆葵

  • 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疏被粗毛;叶圆心形,两面均无毛或仅脉上疏被毛,叶柄近无毛;花簇生,近无毛,紫红色或白色;果扁圆形,种子黑褐色。常见于我国南北各城市。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GAJ
    • 五行

    (1)(名)落叶灌木;叶子有长柄;掌状分裂;花小;蓝紫色。枝条可用来编筐篮。

    (2)(名)(Jīnɡ)姓。

    • 拼音kuí
    • 注音ㄎㄨㄟ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WGD
    • 五行

    (名)指某些开大花的草本植物:锦~|蜀~|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