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利钱
拼音:shì lì qián
注音:ㄕˋ ㄌ一ˋ ㄑ一ㄢˊ

市利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市例钱。

引证解释:

⒈ 即市例钱。参见“市例钱”。

《宋史·郑侠传》:“虽负水、捨髮、担粥、提茶之属,非纳钱者不得贩鬻。税务索市利钱,其末或重於本,商人至以死争。”
《文献通考·征榷一》:“﹝熙寧﹞八年,手詔问中书:‘贾贩之物法不税者,其市利钱当输否?’时有司创税贾物入京者,谓之市利钱,以禄吏。帝疑焉,故问之。”

网络解释:

市利钱

  • 汉语词汇,即市例钱。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MHJ
    • 五行

    (1)(名)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市场:米~|夜~。

    (2)(名)买卖货物:~惠。

    (3)(名)城市:~民|都~。

    (4)(名)行政区划单位;分直辖市和市。

    (5)(名)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尺|~斤。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JH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GT
    • 五行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